民以食为天,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熟悉、平常却又十分重要的事情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如今人们在吃饭这方面,可以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广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,大众对于食品的口味以及营养越发重视,对于食品的安全也有了很高的要求。
而提到食品的安全问题,食品的品质自然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。得力于如今的物流产业发展,包括冷链运输在内的各项技术,让新鲜的食品有了更远的传播距离,更广的传播范围。食品品质的判断也因此不再只停留在食品本身质量,还进一步地囊括了食品的有效储藏时间—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保质期。
一般来说,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关键在于食品本身的性质以及相关的反腐举措,类似水果表面果蜡的使用,或者密封包装袋中惰性气体的填充等等。但是最近,一项新的材料学成果似乎实现了通过包装来实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。
根据《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》杂志前段时间刊登的研究成果显示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研发了一种“智能”活性食品包装材料。这种材料中含有新型酶和相对湿度相应型抗菌纤维,这种抗菌纤维是由纤维素纳米晶体(CNC)、玉米醇溶蛋白和淀粉经静电纺丝形成多刺激响应性纤维,结合了天然抗菌化合物。在实际使用是,当材料搓出的环境湿度增大或有害菌增多时,便会开始释放这些天然抗菌化合物,杀死常见的有害细菌例如大肠杆菌、李斯特菌等 ,从而起到保鲜的作用。
此外根据相关的实验来看,这种特殊的纤维材料制成的包装,可以有效地延长新鲜水果的保质期2至3天,更重要的是,这种材料无毒并且可以实现生物降解,因此具备很好的应用前景。
不过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,这种材料还存在一些问题,例如生产的成本,加工难度,并且尚未投入到大规模的试用中。当然值得肯定的一点是,这项技术打开了食品保鲜的一扇新大门。早在2020年的时候,智能包装的概念就曾在网上引发过不小的讨论,或许未来,伴随着新材料以及相关生产技术的推进,各式各样定制化针对性强的包装能够给不同产业带来全新的改变,就像保鲜包装一样,以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式,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便利。